中国名称的起源(中国名称起源于什么时候)
- 作者: 李穆川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05-08
1、中国名称的起源
2、中国名称起源于什么时候
中国之名最早见于文献,是在商朝甲骨卜辞的记载中。甲骨卜辞中“中国”一词主要指商朝统治区域的中心地带,包括今河南省北部和山西省南部。
西周时期,“中国”一词逐渐扩大涵义,不仅指王畿之地,还包含了周边诸侯国,指天子统治下的领土。这段时期,“中国”与“四夷”相对,表示中央与蛮夷之别的地域概念。
春秋战国时期,“中国”一词的使用更加广泛,成为中原地区的泛称。此时,以华夏文化为核心的中原地区自称为“中国”,与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相区别。
秦朝统一六国后,“中国”一词成为整个国家领土的名称,体现了国家的统一性和主权意识。汉代以降,“中国”一词一直沿用至今,成为中华民族的共同家园的代称。
中国之名起源于商朝,在西周时期逐渐扩大涵义,成为中原地区的泛称,秦朝统一后成为国家领土的名称,汉代以降一直沿用至今。
3、中国名称的由来是什么
中国一词的由来源远流长,众说纷纭。其中较为普遍的说法有以下几种:
1. 天中之国:
在古代神话中,中国被认为是世界的中心,位于天、地、人的中间,因此称之为“天中之国”。古籍《周礼》中记载:“中国居天下之中”。
2. 域内之国:
中国古代认为世界分为九州,中国是其中之一,处于九州之中,故称“域内之国”。《书经》中记载:“禹立国,九州合会”。
3. 田中之国:
中国位于东亚的冲积平原,土地肥沃,盛产农作物。在古代,农业是国家的根本,因此中国又称“田中之国”。《左传》中记载:“中国,田也”。
4. 丝绸之国:
中国自古是丝绸生产和大国,丝绸远销海外,享有盛誉。所以,中国也被称为“丝绸之国”。《后汉书》中记载:“中国之絲,异国以来多买”。
5. 秦统一后: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中国,建立秦朝。为了区别于其他地方,秦朝将自己的国家称为“中國”。这个名称从此沿用至今。
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中国”一词的含义不断演变,但其作为中国国家和文化的代名词,始终未曾改变。
4、中国名称的起源与历史
中国这个名称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古代。早在商代(约公元前1600-1046年),就出现了“中”的概念。商王盘庚迁都于殷(今河南安阳),称之为“中”。《尚书·盘庚上》记载:“乃我西土之人,亦有居于此中者。”这里所说的“中”,指王都所在之地。
周朝建立后,继承了商朝“中”的概念。周天子自称“天子”,意为中央之主。周武王伐纣,灭商朝后,宣布:“普天之下,莫非王土;率土之滨,莫非王臣。”由此可见,“中”已经成为周朝统治疆域的代称。
秦朝统一中国后,始皇嬴政认为“中”字不足以体现他统一全国的功绩,遂改称“皇帝”,并以“中央之国”为称谓。汉朝沿用秦朝“皇帝”和“中央之国”的说法。
魏晋南北朝时期,随着胡人南下,出现了多个政权并立的局面。这时,“中国”一词开始频繁使用,指中原地区,与少数民族统治的地区相区别。隋朝统一中国后,再次使用“中央之国”作为国号。
唐朝时期,“中国”一词的含义进一步扩大,不仅指中原地区,还包括了周边一些藩属国。宋朝以后,“中国”一词成为中国固有的名称,一直沿用至今。
中国这个名称的起源与历史悠久,凝聚着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文化传承。从“中”到“中国”,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的统一和分裂、繁荣和衰落,同时也体现了中国人民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