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风起名名单(台风取名字有什么讲究吗)
- 作者: 张洛萱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05-16
1、台风起名名单
台风起名名单是一份由专门委员会编制的、用于给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的热带气旋命名的名称清单。该名单包含 140 个名称,分为 10 组,每组包含 14 个名称。
台风起名的惯例始于 20 世纪中叶。在此之前,热带气旋通常以其形成位置或日期来命名。这种命名方式存在问题,因为不同的热带气旋可能会使用相同的名称,这可能会造成混淆。
1953 年,世界气象组织(WMO)决定采用一个标准化的命名系统。该系统使用女性人名,并按拼音顺序分配给热带气旋。1995 年,WMO 扩展了命名系统,纳入了男性人名。
台风起名名单由来自 WMO 成员国的专家委员会定期更新。新名称的选取要考虑文化敏感性、易于发音和记忆,以及避免与现有名称重复。
当一个热带气旋被命名时,它将使用该名称直至其消散或进入其他区域。如果一个热带气旋造成重大破坏,其名称将从名单中移除并由一个新名称替换。
台风起名名单对于识别和跟踪热带气旋非常重要。它有助于气象预报员向公众传达风暴信息,并减少混淆和误解。
2、台风取名字有什么讲究吗
台风取名颇具讲究,既要遵循国际惯例,又要体现各国文化特色。
国际上,台风命名遵循以下惯例:
西北太平洋和南中国海地区的台风命名,由日本气象厅负责,每年使用4个预先制定好的系列列表,分别包含10个名字。
北印度洋地区的台风命名,由印度气象局负责,使用8个预先制定好的系列列表,一个列表包含13个名字。
这些名字通常由成员国提交,并经过世界气象组织台风委员会的批准。
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在选择台风名字时,也反映了各自的文化特色:
日本和韩国,倾向于使用花卉、动物和自然现象等诗情画意的名字,如“海燕”、“桃芝”、“山竹”。
中国,则多用与地域文化相关的名字,如“龙王”、“悟空”、“圆规”。
菲律宾,则使用传统的男性和女性名字,如“兰妮”、“约克”。
印度,则使用梵文或其他传统语言中的名字,如“瓦尔达”、“阿格尼”。
值得一提的是,一旦某个台风造成重大灾害或死亡,其名称将被从命名列表中永久除名,并用新的名字代替。例如,2013年的超级台风“海燕”,之后就被改名为“梅亚”。
通过这样的命名机制,台风的名字既便于识别和沟通,又承载着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内涵。
3、台风取名字原则及规律
台风命名遵循严格的原则和规律,以确保全球范围内命名的一致性。
命名原则:
台风按国际规定的顺序命名,由世界气象组织的台风委员会制定。
名字取自事先准备的六个区域使用列表,按照英语字母顺序轮流使用。
每种列表包含 25 个名字,其中男女名字交替。
命名规律:
北太平洋西部(包括南海)区域:使用中文、日文、朝鲜文、越南文、柬埔寨文、老挝文、泰文、缅甸文和菲律宾文的女性名字。
北太平洋东部区域:使用夏威夷、波利尼西亚、密克罗尼西亚和美拉尼西亚的女性名字。
北大西洋区域:使用男性和女性名字,以字母顺序交替。
东北太平洋区域:使用西班牙语男性和女性名字,以字母顺序交替。
印度洋北部区域:使用阿拉伯、孟加拉、印度、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的女性名字。
西南印度洋区域:使用葡萄牙语、法语和英国领地语言的女性名字。
注意:当某次台风造成重大影响或人员伤亡时,该名字将从使用列表中永久移除,并以新的名字替换。
4、台风起名字的规律
台风起名的规律
台风是由低气压系统形成的巨大旋转风暴,其名字并非随意取之,而是遵循着一定的规则和程序。
命名原则
世界气象组织(WMO)负责为全球台风命名。台风名字共有6个命名表,分别由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、东北太平洋、东太平洋、大西洋、西南印度洋和东南印度洋/澳大利亚区域使用。每个命名表中包含100个名字,以男性和女性名字交替排列。
区域分配
不同的区域使用不同的命名表。西北太平洋和北印度洋区域的台风名字由日本气象厅提供,称为“西北太平洋台风名称表”。
依次取用
每个命名表中的名字会依次取用。一旦一个命名表中的100个名字用完,就会重新从列表的第一个名字开始。
永除名
当一场台风造成重大灾难或人员伤亡时,其名字将会从命名表中永久除名。例如,“海燕”台风因造成严重损失而被永除,取而代之的名字为“迪瓦”。
命名方式
西北太平洋台风名称表中的名字包括花朵、动物、水果、职业、地名和神话人物等类别。例如,“梅花”台风是花朵类,“松鼠”台风是动物类,“红嘴相思鸟”台风是鸟类类。
命名意义
台风名字不仅具有识别作用,还体现了不同文化和区域的特色。例如,“妮妲”台风是指菲律宾神话中的传说生物,而“雷伊”台风是波斯尼亚语中“天堂”的意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