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丰乐亭记取名丰乐亭的原因(丰乐亭记取名丰乐亭的原因原句)

  • 作者: 郭橙美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05-08


1、丰乐亭记取名丰乐亭的原因

丰乐亭,坐落于名胜古迹众多的苏州耦园之中,其名由来颇具深意。

“丰乐”二字,取自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中的名句:“丰年多黍多稌,亦有高廪万亿秭。岁亦莫止,靡它民之。但祝三多,丰年不饥。”寄托了人们对丰收、富足、安乐生活的向往。

建造丰乐亭的主人沈秉成是一位饱学之士,曾任翰林院检讨。他将自己的居所取名为“耦园”,寓意夫妻和睦、白头偕老。而丰乐亭作为耦园中的重要一景,自然也承载着他对家庭幸福美满的祈盼。

“丰乐”还可理解为“盛大的快乐”。沈秉成在丰乐亭中常设宴款待宾客,吟诗作画,享受天伦之乐。亭中,丝竹悠扬,佳肴美酒,宾朋畅谈,笑语盈盈,正所谓“客来美酒三杯乐,闲时小景一枝春”。

因此,丰乐亭之名,既表达了主人对丰收、富足、安乐生活的期许,也寄托了主人对家庭幸福、友谊长存的祈愿。它不仅是耦园中一处雅致的景观,更是沈秉成内心情感的一种寄托。

2、丰乐亭记取名丰乐亭的原因原句

《丰乐亭记》中取名“丰乐亭”的原因原句为:

“亭以丰乐名。”

《丰乐亭记》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撰写的一篇散文。文中,欧阳修介绍了丰乐亭的建造缘由、特点和取名原因。

欧阳修在造亭之初,本有意以“竹亭”命名,但采纳了友人梅圣俞的建议,将亭子命名为“丰乐亭”。梅圣俞认为,亭子的环境清幽,曲水流觞,花木繁盛,是一处可以使人身心愉悦的地方,故取名“丰乐亭”,意为“充满丰盛的快乐”。

欧阳修采纳了梅圣俞的建议,认为“丰乐”二字确实符合亭子的特点,于是将亭子命名为“丰乐亭”。同时,“丰乐”也暗寓着欧阳修对国家兴盛、百姓乐业的美好祝愿。

“丰乐亭以丰乐名”的原句简洁明了,点明了丰乐亭名字的由来。同时,也体现了欧阳修注重亭子的寓意,希望亭子不仅能供人游赏休憩,更能寄托美好的愿望。

3、丰乐亭记作者取名丰乐亭的原因

丰乐亭记的作者苏轼取名“丰乐亭”,寓意颇深。

“丰”有饱满、丰盛之意,体现了苏轼对饮酒赏景的惬意心情。亭榭依山傍水,景色宜人,令人流连忘返。“丰乐”之乐,不仅是美景的享受,更是一种精神的愉悦,是对生活的一种满足与热爱。

“乐”又与苏轼的个人经历相关。苏轼一生仕途坎坷,屡遭贬谪。在逆境中,他仍保持豁达开朗的心态,以诗酒寄托情怀,吟咏人生的起起伏伏。丰乐亭之“乐”,不仅是赏景之乐,更是对人生苦乐交织的感慨,体现了他的人生态度。

“丰乐”二字也暗合了苏轼的文学主张。苏轼提倡“以文为诗”,强调文学的实用性和社会价值。他认为,文章不应拘泥于形式,而应关注现实生活,反映民生疾苦,为世道人伦做出贡献。丰乐亭之“丰乐”,不仅是饮酒赏景的快乐,更是对用文学作品陶冶情操、教化民众的希冀。

苏轼为丰乐亭取名“丰乐亭”,既反映了他对饮酒赏景的喜悦,也寄托了他的人生感慨和文学理想,展现了他乐观豁达的精神风貌和深厚的文化底蕴。

4、丰乐亭记得名的原因用原文回答

丰乐亭以其独特的地貌和历史故事而闻名遐迩。

地貌奇特:

《舆地志》载:“六合有二山,相去三里许。南山产石,北山产铜,下临大江,号曰铜山。”丰乐亭正建于这座奇特的铜山上。铜山三面临江,一面靠陆,形如斗笠。亭建山巅,俯瞰大江,景色壮丽。

历史悠久:

明嘉靖四十年(1561年),巡抚胡宗宪为纪念抗倭名将戚继光,在铜山顶建亭,取名丰乐亭,意为“丰功乐业”。亭内立有戚继光题写的石刻,记录了抗倭军民的英勇事迹。

名人题刻:

丰乐亭历来受到文人墨客的青睐。明清两代,众多名人在此留下题刻,如董其昌、文征明、徐渭等。这些题刻不仅丰富了亭子的内涵,也增添了其文化价值。

因此,丰乐亭以其奇特的地貌、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名人题刻而著称,成为六合著名的历史文化名胜。它不但是抗倭战争的见证,也是南京地区不可多得的人文景观,吸引着海内外的游客前往参观瞻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