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风的名称根据什么起的(台风以什么命名140个台风名称)
- 作者: 朱沁甯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05-08
1、台风的名称根据什么起的
台风根据一系列标准进行命名,包括其登陆地点、强度和历史意义。
登陆地点:
台风通常以其登陆的地区或地点命名。例如,登陆中国的台风通常以中国地名命名,如“海燕”和“利奇马”。登陆日本的台风则以日本名称命名,如“美咲”和“锦”。
强度:
台风的强度也影响其命名。强度较弱的台风通常以花卉或水果命名,如“桃花”和“木瓜”。强度较强的台风则以鸟类或动物命名,如“雄鹰”和“狮子”。
历史意义:
历史上造成重大破坏的台风可能会被永久保留其名称。例如,1958年袭击台湾的毁灭性台风“芙瑞达”就被命名为“芙瑞达”。
其他规则:
台风名称不得带有歧义性或冒犯性。
同一名称不得重复使用,除非其强度达到5级或以上。
台风名称应包含一个数位,表示其在该区域发生的次序。
命名机构:
台风由西北太平洋和南太平洋区域热带气旋专家委员会(RSMC)命名。这些委员会负责监测和预测台风活动,并根据上述标准为台风命名。
2、台风以什么命名140个台风名称
台风以140个预先制定的名称命名,并按以下原则循环使用:
男性和女性名字交替使用,以八个区域为一循环使用:
西北太平洋(47个):芙蓉、龙眼、海燕、山竹、百合
北印度洋(8个):布拉万、勒克玛、米兰、奥克伊、皮亚
北中太平洋(19个):阿丽亚娜、埃里卡、弗洛西、吉尔玛
西南太平洋(15个):米丽、代恩、科罗、萨维亚
南印度洋(15个):格雷戈里、卡姆巴、贝鲁、韦罗尼卡
西南印度洋(16个):贝吉、埃纳沃、赫卢瓦尼
澳大利亚东北部(6个):奥克塔夫、伊芙琳、纳尔吉斯
澳大利亚西北部(6个):伊纳,哈罗德
遵循国际规则:
名称必须易于发音和记忆。
名称不得带有政治、宗教或其他敏感含义。
特殊情况:
如果某次台风造成重大损失,其名称将被从列表中永久移除,并用一个新的名称替代。
在一些区域,也可以使用当地语言的名称作为台风名。
目前使用的140个台风名称列表是在2000年制定的,预计将使用至2025年。之后,将发布一个新的140个名称列表。
3、台风的名字是根据什么命名的?
在每年台风肆虐的季节,我们都会看到各式各样的台风名称。这些名称是怎么来的呢?
台风的名字是根据预先制定的名单来命名的。这个名单由世界气象组织(WMO)的区域专业气象中心(RSMC)负责编制和维护。
全球共有六个RSMC,其中负责西北太平洋地区(包括中国)台风命名的为日本东京的RSMC东京。RSMC东京使用两个名单来为台风命名,分别是:
国际名称:
国际名称采用由WMO制定的140个名称,这些名称来自动物、植物、花卉、人物等,涵盖了各国的语言和文化。例如:法茜(Molave)、海棠(Hato)、圆规(Kompasu)。
本土名称:
本土名称由台风影响区域的国家或地区自行制定。中国大陆使用汉语拼音字母,按照顺序依次命名,例如:2023年的台风分别为:艾利(Aere)、巴威(Bavi)、昌鸿(Chaba)等。
当一个台风形成并达到热带风暴强度(风速达到每小时63公里)时,将被赋予一个国际名称。如果该台风影响到了某个国家或地区,则还会被赋予一个本土名称。
台风名称的使用具有循环性,每四年循环一次。如果某个台风造成了特别严重的灾害,其名称将被除名,不再使用。
因此,台风的名字不仅具有识别和预警的作用,还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俗文化。
4、台风的名称是根据什么命名的
台风的名字遵循着特定的命名系统,由世界气象组织的台风委员会负责制定。
台风命名系统划分为西北太平洋和东北太平洋两大区域。西北太平洋区域的台风名称由14个国家和地区提出,主要采用植物、动物、人物、神话传说中的名字,以及具有区域特色的词汇。比如,“山竹”、“海燕”、“梅姬”、“悟空”等。
对于东北太平洋区域的台风,其名称则从预先编制的名单中按顺序选取,名单共有24个英文名称,按照字母顺序排列,如“阿加莎”、“布雷斯”、“卡洛斯”等等。
需要注意的是,对于特别严重的台风,其名称将从命名名单中除名,以避免造成公众的混乱和恐慌。例如,2013年造成菲律宾严重伤亡的台风“海燕”,其名称便从命名名单中永久剔除,并以“梅莎”代替。
台风命名系统的目的是为了便于识别和沟通特定台风事件,同时也反映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色。通过遵循这一系统,人们可以更有效地分享有关台风的信息,并采取适当的措施应对潜在的危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