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北京的名字是谁起的(北京的名字是从哪个朝代)

  • 作者: 王希柠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09-02


1、北京的名字是谁起的

北京这座古城的名称由来已久,众说纷纭。

一说是源自古时燕国首都蓟城。传说蓟国有一位名叫“伯阳”的贤者,他在蓟城东南挖出泉水,命名为“阳泉”。后来蓟城人为了纪念伯阳,便把蓟城改名为“伯阳城”。“伯阳城”久而久之演变为“北京”。

另一种说法认为“北京”之名与燕国都城有关。据史料记载,战国时期,燕国曾将都城从蓟城迁至易水西岸的燕下都。由于燕下都位于蓟城的北部,故称“蓟北”。随着时间的推移,“蓟北”逐渐演变为“北京”。

还有说法称“北京”的名称与金朝有关。金朝灭北宋后,定都中都(今北京),并改名为“中京”。后来元朝建立,称中京为“大都”。明朝初年,朱元璋恢复中京建制,仍称“大都”。朱棣迁都北平后,将“大都”改名为“北京”,意为“北方的都城”。

“北京”之名的由来,至今仍有争议。但不管哪种说法,都反映了这座古城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底蕴。

2、北京的名字是从哪个朝代

北京城的名号始于元朝,其意为“北方之都”。1264年,忽必烈即位后,决定将大都定为元朝的国都,并正式命名为“北京”。

在元朝之前,北京地区曾有多个名称。战国时期,此地称燕国,其都城蓟城位于今北京西南部。秦始皇统一中国后,在此设郡,名蓟县。汉武帝时,在此筑城,名卢奴。隋文帝开皇年间,在此设燕州,治所位于今北京市区。

元朝将大都定为国都后,北京之名逐渐流传下来。明清两代,北京一直是中国的首都,其名称沿用至今。

“北京”一名的含义体现了元朝统治者的政治意图。北方在元朝统治下占据着重要地位,而大都是元朝的政治、经济、文化中心。通过命名为“北京”,元朝意在彰显大都的尊贵地位和北方在帝国中的核心作用。

3、北京的名字是怎么由来的

北京,这座古老的城市,其名称由来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
相传,在远古时期,北京地区曾是燕山以南的一片沼泽地,称为“蓟丘”。公元前1044年,周武王灭商后,将蓟丘赐封给燕国,取其“高亢干燥”之意,命名为“蓟”。

公元前221年,秦始皇统一六国后,在蓟县的基础上设立了“广阳郡”和“蓟县”。“广阳”意为广阔而光明的土地,反映了当时秦朝对北京地区的重视。

到了汉朝,刘邦在汉高祖三年(前204年)将蓟县改名为“涿郡”,以当地一条名为“涿水”的河流命名。涿郡一直沿用数百载,直至隋朝。

隋朝开皇三年(583年),隋文帝杨坚为避其父杨忠的讳,将涿郡改名为“幽州”。“幽”意为幽静、深远,既反映了北京地区当时的地理环境,也暗合了隋唐时期士大夫的闲适情怀。

唐朝初年,幽州一度升格为“范阳郡”,但不久后又恢复为幽州。唐玄宗开元元年(713年),幽州设“河北道节度使”,成为北方重镇。

辽朝建立后,将幽州升格为“南京”,名为“析津府”,意为析水渡口。析水即今天的永定河,当时为辽朝的南部边界。

金朝灭辽后,沿用了析津府的名称,并于天会七年(1129年)将析津府改称为“中都”。“中都”意为帝国的中央之都,反映了北京在金国的地位。

元朝定都大都,位于今天的北京市区。大都之名取自“大而都之”之意,意为伟大的都城。

明朝建立后,于洪武元年(1368年)定都于应天(今南京),并将其改名为“南京”,将大都改名为“北京”。“北京”意为北方的首都,与南京遥相呼应。

此后,“北京”之名沿用至今,成为这座城市永久的见证。

4、北京名字是什么时候起的

北京城诞生于三千多年前。传说夏朝建立后,为巩固王权,大禹将原有国都阳城向东迁至易水之滨,定名为“蓟”,这是北京历史上的第一个城市名称。

春秋战国时期,蓟国为燕国所灭,燕国在蓟城的基础上筑筑新城,称为“燕”,自此,“燕”成为北京的又一个名称。

秦始皇灭六国后,于公元前221年在燕都筑城,取“营建都城”之意,名曰“蓟县”,燕国也改名为蓟国。

西汉初年,刘邦封韩信为齐王,蓟城划归齐国。公元前196年,韩信谋反,刘邦派大将郦食其攻蓟,破城后将蓟县改为“燕国”,直属中央。

唐朝时期,幽州改称“幽都”,并于唐玄宗在幽都城东南另建“罗城”,通称“范阳罗城”,又名“幽州罗城”。

辽代建立后,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占领幽州,并在幽州城北另建新城,取名“南京”,意为大辽国的南部都城。

金朝建都燕京后,将南京改名为“中京大定府”,又称“北京”。元朝将北京定为大都,意为伟大的都城。

明朝建立后,燕王朱棣夺位成功,于1403年迁都北京,并改北京为“京师”。自此,“北京”之名一直沿用至今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