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人有名还有字,取字常常是在什么时候(古人有名还有字,取字常常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)
- 作者: 郭颜落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09-06
1、古人有名还有字,取字常常是在什么时候
古人姓名,除自身姓名外,还有字,字是用来表字,以示尊敬。取字的时机因人而异,但通常有以下几个时期:
一是幼年。古人认为取字不能太早,因为幼年时孩子的性格尚未定型, трудно判断其性格与品性。因此,一般在孩子八九岁左右,父母才会开始考虑为其取字。
二是成年。成年后,人的性格和志向基本定型,因此这是一个取字的好时机。此时的取字不仅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,还能表达其志向和抱负。
三是入仕。古人认为入仕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,因此取字的时间往往会选择在入仕前后。入仕后取字,一方面是为了让名字更加庄重,另一方面也为了表达对朝廷的忠诚。
四是特殊事件。古人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下会取字,比如立功、封爵、或者经历了重大变故等。此时取字往往带有纪念意义,能够让人铭记这段特殊经历。
古人取字十分慎重,因为字是跟随一个人一生的。一个好的字不仅能彰显一个人的品德和志向,还能给其带来好运。因此,古人取字时往往会参考《诗经》、《道德经》等典籍,选择有寓意、有出处的字。
2、古人有名还有字,取字常常是在什么时候出现的
古人有名还有字,字的出现与使用有着悠久的历史。
在先秦时期,人们就开始给自己取字,以区别同名之人。当时,取字多在成年之后,表示已经长大成人,可以独立行事。到了汉朝,取字之风盛行,士大夫阶层普遍都有字。取字的时间也提前到孩童时期,一般在幼年时由父母或长辈取定。
取字有各种考虑因素。首先是彰显个性,字往往反映一个人的品德志向或性格特点。其次是避讳,为了避开君王或长辈的名字,人们会选择与本名相近或意义相近的字。取字也与家族渊源有关,有的家族会沿用某一字辈,子孙取字时延续这个字。
古人取字十分慎重,认为字是名之外的另一个身份标识,承载着个人期许和家族传承。因此,取字常常是深思熟虑的,仔细推敲字义和字音,力求字与人相得益彰。
取字的习俗一直延续到清朝,之后逐渐式微。但取字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仍在,人们在取名时仍会参考古人取字的原则,追求名字与字的和谐统一,希望通过一个承载美好祝愿和家族传承的字,寄托对未来生活的期许。
3、古人有名还有字,取字常常是在什么时候用
古人有名有字,字常在行冠之时始用。
汉代以前,人无字。两汉之际,开始为避讳或尊称而用字。如汉武帝名彻,为避讳,改字为奉世。此后,取字之风蔚然成风。
取字之机,多在冠礼之时。冠礼,是古代男子成年之礼。在冠礼上,父亲或长辈会为其取字,以表示其成人,承担社会责任。古人取字多有讲究,或寄寓希望,或彰显德行,或体现才华。如诸葛亮字孔明,取自《论语》“智者乐水,仁者乐山”,寓意聪慧博学;李白字太白,取自金星,寓意文采斐然,光芒四射。
字与名相辅相成,互相补充。名是正名,字是别称,二者结合,丰富了人物的形象。字往往反映了古人的人生志向和追求,体现了其独特的文化内涵。
在现代社会,取字之风虽不似古时普遍,但仍有部分人沿袭传统为子女取字。这不仅是一种文化传承,更是对传统礼仪和文化精神的弘扬。无论时代如何变迁,名字和字作为中华文化的载体,将继续承载着人们的情感和期许,在华夏文明的长河中流光溢彩。
4、古人的名和字是在什么时候取的
古人的名与字,取之于何时,颇有史料可稽。
氏姓之名,通常在出生后不久即取定。婴儿满月,在取名仪式(称为“洗三”或“诞生礼”)上,父亲或祖父会为其赐予氏姓之名,以示入族。
至于字,则分为两类:
通用字:多在幼童时期取得,表示孩童的吉祥和期许。如“伯”“仲”“叔”“季”,分别对应长子、次子、三子、四子;“子”“女”等,则表示对男、女的尊称。
表字:在男童八九岁时,或女子出嫁前夕取得。表字往往蕴含着父母的教诲或期望,带有明显的教育性和身份性。如孔子的字“仲尼”,意为“中尼山”(即曲阜县尼山)之人;苏轼的字“子瞻”,寄寓了父母希望他“瞻望前贤,步其后尘”之意。
一般来说,成年后的人只有字,不再称名。字的使用有其特定的场合和规定,如在正式场合、礼仪书信等,均以字相称。故而在古籍文献中,多见名人的字而非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