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起居注名词解释(起居注在古代是什么意思)

  • 作者: 朱晨熙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09-28


1、起居注名词解释

起居注,又称《唐起居注》或《御史台起居注》,是一部重要的唐代史料,由唐朝御史台所撰。

起居注始创于唐高祖武德年间,记录朝廷每天的大事,最初称作《日历》。唐太宗贞观二年(628年)后,御史台专设起居郎司,负责编撰起居注,成为定制。起居注内容包括:

皇帝的日常活动:诸如早朝、退朝、召见大臣、发布诏令等。

朝廷重大事件:如战争、外交、官员任免、科举考试等。

社会变故:如自然灾害、瘟疫、民变等。

特殊人物言行:记载了宰相、重臣、藩王等的言谈举止,反映当时政治风云。

起居注具备以下特点:

官修史料:由官方机构御史台所撰,具有权威性。

纪事详备:事无巨细,每日必录,提供了丰富的历史信息。

反映统治者思想:记录了皇帝的诏敕和政令,体现了统治者的思想和政策。

宣扬功绩:夸大皇帝的功绩,为统治者树立威严。

起居注作为唐代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,为研究唐朝政治、经济、文化、社会等领域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是后世学者研究唐史不可或缺的重要文献。

2、起居注在古代是什么意思

起居注在古代是中国史官用来记录帝王言行和朝中大事的重要文献。它始于战国时期,秦代将其制度化,规定由起居郎掌管,负责每日记录皇上的起居、膳食、游幸、召见、诏书、奏章等事项。

起居注的内容十分丰富,不仅反映了帝王的日常生活,还记载了重要的政治决策和社会事件。史官在撰写起居注时,需秉持公平公正的原则,真实客观地记录历史。

起居注对于后世研究历史具有重要的价值。它为后人提供了了解古代帝王生平和政治活动的重要资料。通过对起居注的研究,可以了解当时社会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的方方面面。

起居注也是古代皇帝监督百官的重要工具。史官将大臣们的奏章和皇帝的批示记录在起居注中,以便皇帝随时查阅。这使得大臣们在提出建议或决策时更加谨慎,防止了权力滥用。

随着时间的推移,起居注的作用不断演变。在汉代,它主要用于记录皇帝的言行;在唐代,它成为朝廷日常公务的记录;在宋代,起居注的编写权移交给了宰相,主要用于记录政事。

到了明清时期,起居注制度逐渐式微,其功能被实录和野史所取代。不过,起居注在古代历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依然不可动摇。它为我们了解古代帝王和社会面貌提供了宝贵的资料,是中华文化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。

3、起居注在古代社会的作用

起居注,乃古代官府记载君主言行起居之文书,在古代社会中具有重要的作用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史料价值:起居注详细记述君主的活动和言论,如诏书、奏议、政令、会见等,为后世研究政治、经济、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史料。

政务参考:起居注记载了君主处理政务的程序、方式和内容,可以为后世帝王和官员提供治理国家、处理政事的借鉴和参考。

监察作用:起居注由翰林院或史馆官员负责编撰,记录君主的言行,既是对君主的监督,也是对官员的制衡。可以防范君主独断专行,维护政权的稳定。

文化传承:起居注反映了古代文化风貌,记载了君主的爱好、风尚,为后世提供了了解古代文化的重要资料。

宣传作用:起居注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宣传皇权的作用,通过宣扬君主的德行、政绩和功绩,塑造了有利于统治的舆论环境。

起居注在古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,既是珍贵的史料,也是重要的政务参考和监察手段,并具有文化传承和宣传的作用。

4、起居注和实录的区别

起居注与实录是两种重要的史料形式,均记录了帝王的言行举止,但两者之间存在着显著的区别。

起居注

起居注是官方编撰的帝王起居日常记录,主要内容包括帝王的日常活动、言谈、批阅奏章、日常起居等。其特点是记录详细、真实客观,不加任何评论或解释。编纂者一般由翰林院负责,每日记录,按日编纂成册。起居注在后世修史时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,被誉为“国史之本”。

实录

实录是由官方编撰的帝王在位期间的系统性编年体史书,记载帝王的重要活动、重大事件、政治制度、经济文化等。其内容要比起居注更为广泛,且往往经过后世修史者的加工润色,加入了评论和解释,具有较强的史学价值和文学价值。实录编撰时间较晚,一般在帝王去世后由史官根据起居注等资料编纂而成。

两者区别

1. 内容范围不同:起居注主要记录帝王的日常言行,而实录则涵盖帝王在位期间的所有重大事件和内容。

2. 记录方式不同:起居注以日记体的形式每日记录,真实客观;而实录则经过编纂润色,具有较强的主观性。

3. 编纂时间不同:起居注每日撰写,而实录一般在帝王去世后编纂。

4. 史学价值不同:起居注真实性高,但缺乏系统性;而实录具有较高的史学价值,但可能会存在失实或偏颇之处。

起居注与实录都是重要的史料形式,前者详实真实,后者系统全面。两者相辅相成,为后世研究古代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