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朱元璋给儿孙取名(朱元璋后代的取名规则)

  • 作者: 胡星悦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05-08


1、朱元璋给儿孙取名

朱元璋,明朝开国皇帝,以其独到的取名之道为人所津津乐道。他为儿孙取名,讲究寓意深远,涵盖仁孝、忠义、勤奋、节俭等传统美德。

长子朱标,名意取自《诗经》中的“标之东矣,其角东趾”,寓意文武兼备,教化百姓。次子朱樉,名取自《尚书》中的“惟克厥心,克厥躬”,意在勉励其克己修身,报效国家。

孙子辈的名字也各有深意。朱允炆,名取自《诗经》中的“允矣君子,展也大成”,寄托着期望其成为贤明君子的美好愿望。朱允熥,名取自《墨子》中的“行之以仁而公,则天下之百姓允而从之”,寓意施仁行义,治国安民。

朱元璋取名的另一特点是勤俭节约。他为重孙朱允炆更名朱允燃,意在警醒其不可奢侈浪费,要勤俭持家。孙子朱允炆的弟弟朱允熙,名取自《韩诗外传》中的“熙熙霍霍,如也”,意为和睦融洽,希望他们兄弟手足情深。

朱元璋的取名之道不仅体现了其治国思想,也影响了后世。他所取的许多名字,至今仍被广泛使用,成为传扬中华传统美德的载体。

2、朱元璋后代的取名规则

朱元璋建立明朝后,为巩固皇室,制定了一套严苛的取名规则,适用于他的后代。

宗室子弟取名遵循“五行相生”的原则,根据出生年份和辈分确定起名用字。明代历法以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十天干和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十二地支组合而成,每年用不同的天干和地支表示。同时,朱元璋为宗室各支规定了不同的辈分字,按照“木火土金水”的顺序循环使用。例如,某一年的火字辈宗室子弟出生,其名中便要带有“木”字旁的字。

亲王一般取两字名,由皇帝赐予,其用字遵循“德、仁、道、孝、友”等美德。郡王和世子则取三字名,第一字为辈分字,第二字为德行字,第三字为吉利字。

朱元璋还规定了宗室女子取名的规则。公主和郡主取两字名,其用字多取材于诗经、楚辞等典籍,体现温婉贤淑的品格。世子妃和郡王妃则取三字名,其用字与世子、郡王取名规则类似。

朱元璋的取名规则对巩固朱氏江山起到了重要作用。通过对宗室子弟取名方式的规范,强化了宗室的等级观念和家族认同感,保证了皇权的稳定和传承。

3、朱元璋为什么取名明朝

朱元璋定国号为“明”,有以下原因:

1. 寓意光明与新气象:

“明”字意为光明、明亮。朱元璋认为元朝统治黑暗腐败,而他推翻元朝建立新王朝,要带来光明与希望。

2. 与历代王朝呼应:

中国历史上曾有过“大明”的国号,如北魏孝明帝。朱元璋效仿前朝,取“明”字以示王朝传承。

3. 暗合五行学说:

朱元璋笃信五行学说,认为火生土,而“明”字属火。当时元朝属土,朱元璋希望以火克土,象征新王朝击败旧王朝。

4. 避开敏感词汇:

“元”朝曾是蒙古人的王朝,朱元璋为了避免与蒙古产生联系,也为了与前朝划清界限,故意避开了“元”字。

5. 简洁易记:

“明”字简单易记,符合朱元璋的实用主义思想。他希望新王朝的名字便于百姓记忆和传播。

综合以上原因,朱元璋取国号为“明”,寓意王朝兴旺繁荣、光明磊落,同时与历史传统相呼应,并避开敏感词汇,方便记忆和传播。

4、朱元璋为子孙后代取名

朱元璋,明朝开国皇帝,以其铁腕治国著称。对于子孙后代的取名,他也颇为讲究,意图通过名字寄托自己的期望和理想。

朱元璋信奉儒家思想,因此给儿子们取的名字大多带有儒家经典的含义。例如,长子朱标,意为“标杆楷模”;次子朱樉,意为“光明四方”;三子朱棡,意为“坚固稳定”;四子朱棣,意为“光明正大”。

除了儒家思想,朱元璋也借取道家、佛教等思想给后代取名。如第五子朱橚,取自《老子》中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”之说;第六子朱桢,取自《金刚经》中“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”之理。

朱元璋还根据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给后代取名。如朱棣之子朱高炽,意为“火势旺盛”;朱高炽之子朱瞻基,意为“木克火”。可见,朱元璋在取名时不仅考虑了字面含义,还运用了阴阳五行等传统文化知识。

朱元璋为子孙后代取名的用心良苦,既体现了其帝王雄心,也展示了其作为父亲的舐犊情深。这些名字传载了明朝历史,承载着朱元璋的期望和传承,成为中华文化宝库中的一笔珍贵财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