苏洵为儿子取名的典故(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)
- 作者: 张岁桉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11-21
1、苏洵为儿子取名的典故
苏洵,北宋著名文学家、思想家,有三个儿子,苏轼、苏辙、苏迈。对于这三个儿子的名字,苏洵可谓煞费苦心,每一名背后都有一段典故。
苏轼的名字取自于《庄子·秋水》中“泉涸,鱼相与处于陆,相呴以湿,相濡以沫,不如相忘于江湖”一句,寄托了父亲希望苏轼文章能够清新的美好寓意。
苏辙的名字则取自于《孟子·滕文公上》中“独孤臣孽子,其操心也危,其虑患也深”一句,希望苏辙为人正直,遇事谨慎。
最有意思的是苏迈的名字,出自于《汉书·霍光传》中“子迈自如,不为大臣所折”一句,当时苏洵的三个儿子中,只有苏迈出生时有白毫之相,苏洵因此认为苏迈将来必能成才,便取名“迈”,蕴含着对苏迈的期望与寄托。
苏洵为儿子取名用心良苦,不仅寄寓了自己的期盼,也体现了其对后辈的深切关爱。这些名字也成为苏氏三兄弟人生中不可磨灭的印记,激励着他们不断前行,成就了一段段流传千古的佳话。
2、苏洵为何给儿子取名苏轼苏辙?
苏洵,北宋著名文学家,有子二人,长名苏轼,字子瞻;次名苏辙,字子由。
对于为何取这二人之名,苏洵曾有详细解释。
“轼”者,车轮之横木,引申为渡人、承重之意。苏洵希望长子苏轼能够成为承载天下万民的栋梁之材。而“辙”者,车轮碾过的痕迹,引申为遵循、效法之意。苏洵希望次子苏辙能够追随兄长,做一个正直奉公的君子。
苏洵还赋予这两个名字更深层次的含义。“轼”与“辙”,连起来便是“行道”二字。这正是苏洵对两个儿子的殷切期望:希望他们能够秉持正道,匡扶社稷。
苏洵的取名之用心,不仅仅体现了他对儿子的期许,更反映了他对儒家思想的尊崇。在儒家学说中,“行道”是士大夫的最高理想。苏洵希望自己的儿子能够承继自己的志向,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。
苏轼、苏辙兄弟二人,不负父亲的期望,均成为北宋文坛的杰出人物。苏轼以其旷达豪放的词风享誉后世,而苏辙以其清丽婉约的文笔名垂青史。他们不仅继承了父亲的思想,更将其发扬光大,为中华文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。
3、苏洵为儿子取名的典故是什么
苏洵为儿子取名,典故源自《左传·宣公十二年》中季札观周乐的一段话:“昔我先君太公望,有子十二,封者九人:此邦是封,名曰吕。此邦是封,名曰许。此邦是封,名曰申。”
苏洵认为,给儿子取名要体现出家族传承和志向抱负。于是,他给大儿子取名苏迈,意为“迈步向前,踏上仕途”。二儿子取名苏辙,取“辙迹分明,前途坦荡”之意。
还有一个关于苏洵取名的有趣传说。据说苏洵在给儿子取名时,曾梦到一轮明月出现在天空中,于是给二儿子取名“轼”,意为“承载明月,光耀门楣”。而大儿子苏迈则被取名为“迈”,与“轼”相呼应,寓意兄弟二人共同承载家族荣耀,迈向仕途。
苏洵为儿子取名的典故,体现了他对子孙后代的殷切期望。他希望儿子们能够继承祖先的志向,在仕途上有所作为,为家族争光,也为国家做出贡献。
4、苏洵为儿子取名的典故有哪些
苏洵,唐宋八大家之一,以其文学才华著称。他为自己的四个儿子起的名字也颇具深意,流传至今成为佳话。
大儿子苏迈(字子容)
“迈”取自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中的“于迈既同位”,意为“同享尊位”,表达了苏洵对长子寄予的厚望。
二儿子苏迨(字子由)
“迨”取自《诗经·小雅·南有嘉鱼》中的“迨天之未阴雨”,意为“赶在天下大乱之前”,体现了苏洵对时局的担忧和对儿子未来的期许。
三儿子苏辙(字子由)
“辙”取自《诗经·大雅·生民》中的“诞弥厥月,先生如达”,意为“出生在合适的时间,成为德行高尚之人”,表达了苏洵对幼子成才的期待。
四儿子苏綗(字子美)
“綗”取自《诗经·大雅·卷阿》中的“綗綗素丝”,意为“洁白纯净的丝绸”,寄托了苏洵希望儿子拥有纯洁正直的品质。
苏洵为儿子取名,不仅体现了其深厚的文学功底,更表达了他对子女的关爱和期望。这些名字也成为苏氏家族的传家之宝,激励着后世子孙铭记祖先的教诲与风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