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二十八字诗唐代诗人七言绝句(二十八字史论指的是唐代诗人)

  • 作者: 张樱珞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12-22


1、二十八字诗唐代诗人七言绝句

盛唐七绝在中国文学史上璀璨夺目,其中不少名篇佳作遵循着独特的"二十八字"格式,即每首诗由四句组成,共二十八个字。

首句点题,开门见山地确立诗歌主题;次句承接首句,进一步展开或深化主题;三句转折,视角变化或情感递进,产生承上启下的作用;末句收束,往往进行或点睛,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。

李白的《静夜思》便是二十八字诗的典范:

床前明月光,

疑是地上霜。

举头望明月,

低头思故乡。

首句描绘了月光满地的静谧之夜,次句将月光比作地上霜,突出其光亮清冷;三句转视角,由月色转为仰望苍穹,承上启下;末句抒发诗人漂泊在外,思乡之情。全诗虽仅二十八字,却以其简洁凝练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,成为千古传唱的绝唱。

王维的《竹里馆》亦是二十八字诗的佳作:

独坐幽篁里,

弹琴復长啸。

深林人不知,

明月来相照。

首句营造了幽静的竹林场景,次句写出诗人独自抚琴长啸的豁达襟怀;三句转视角,以"深林人不知"反衬诗人的孤独,承上启下;末句以明月相伴,为诗人带来一丝慰藉。全诗通过对幽静环境和诗人恬淡心境的描绘,传递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之意。

二十八字诗唐代诗人七言绝句,以其精炼的语言和深沉的情感,在盛唐诗坛独树一帜,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宝贵财富。

2、二十八字史论指的是唐代诗人

唐代诗人中流传着“二十八字史论”,这句史论出自唐初诗人刘知几的《史通》。二十八字史论是:

史之为用,有国有家,有古有今。事为起灭,体有损益,故述而不作,信而有征,文而有质,义归于正。

这二十八个字概括了历史著作的本质、宗旨、体例和方法。

国有家,古有今,表明历史著作具有普遍性,不仅有国家史,也有家族史;不仅有古代史,也有当代史。

事为起灭,体有损益,强调历史事物不断变化,历史著作要忠实反映这种变化。

述而不作,信而有征,要求历史作者要客观叙述历史事实,避免主观臆断。同时,历史著作要以可靠的证据为基础,杜绝虚构和传说。

文而有质,义归于正,强调历史著作既要文采斐然,也要实事求是。作者在写史时,要坚持正确的价值观,弘扬正气,批判邪恶。

“二十八字史论”是对历史著作的重要。它要求史作者既要有史家精神,又要具备文学修养,忠实于历史事实,客观公正地反映历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