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在加载

手太阴和手阳明相交于哪里(手太阴与手阳明为什么为表里)

  • 作者: 刘茉一
  • 来源: 投稿
  • 2024-05-08


1、手太阴和手阳明相交于哪里

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相交于大肠俞穴。该穴位于背部,当第4胸椎棘突下,旁开1.5寸处。

肺经主气,大肠经主津,二经相交,气津相运,维持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。

当肺经出现问题时,如肺气不足、咳嗽喘促,可刺激大肠俞穴进行调理。同时,大肠经出现问题时,如便秘、腹泻,也可以刺激大肠俞穴进行治疗。

刺激大肠俞穴还具有以下功效:

宣肺散寒,止咳平喘

健脾益气,消食化积

清热解毒,泻火通便

调畅气血,疏通经络

增强免疫力,预防疾病

需要注意的是,在大肠俞穴进行艾灸或按摩时,手法应轻柔,时间不宜过长,以免引起不适。如果有发烧、化脓等情况,应避免刺激该穴道,以免加重病情。

2、手太阴与手阳明为什么为表里

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为表里经,原因如下:

解剖学联系:

肺与大肠在胸腹腔内相邻,肺位于上,大肠位于下,两脏相隔较近。肺通过支气管与大肠相通,肺气可通过支气管进入大肠,调节大肠功能。

气血运行联系:

肺主气,大肠主传导。肺吸入的清气通过肺气推动,下行于大肠,帮助大肠传导水谷,排出糟粕。同时,肺气也可调节大肠气机,缓解大肠胀满、便秘等症状。

病理联系:

肺与大肠功能失调时,往往互相影响。例如,肺热可导致大肠传导失常,出现便秘;大肠积滞不化,可阻碍肺气下降,引起咳喘。

五行理论联系:

肺属金,大肠属土,在五行相生相克中,金生土。肺气旺盛,可以滋养大肠,促进其功能;反之,大肠功能失调,也会影响肺气的输布和运化。

因此,根据解剖学联系、气血运行联系、病理联系和五行理论联系,手太阴肺经和手阳明大肠经被认为是表里经,相互作用,共同维持人体的健康。

3、手太阴与手太阳相表里吗

手太阴与手太阳相表里

手太阴肺经与手太阳大肠经相表里,是指二者运行相续,即表里同时病变或先表后里。

从经络循行图来看,手太阴肺经从胸部开始,向上经咽喉、鼻腔,再从手上的拇指下走,到前臂内侧,入肺;手太阳大肠经从食指旁走,到手臂外侧,上肩部至头部,再从后项入大肠。

从脏腑关系来看,肺和大肠相表里,肺主气,大肠主津液,二者相辅相成。肺气健旺,则能将津液输布全身;大肠津液充足,则能润肺止咳。

当表经(大肠经)病变时,邪气可内传里经(肺经),导致肺经病变;而当里经(肺经)病变时,邪气也可传至表经(大肠经),引起大肠病变。

表里相传的常见病证有:

肺热大肠积滞:肺热津伤,肺气不降,积滞于大肠,大便不通。

肺燥大肠燥结:肺燥津亏,大肠传导无力,大便燥结。

大肠湿热肺热咳嗽:大肠湿热上扰,熏蒸肺部,导致肺热咳嗽。

因此,中医在治疗肺和大肠疾病时,常采用表里同治法,既治疗表经(大肠经),也治疗里经(肺经),以达到疏表清里、调和阴阳的目的。

4、手太阴与手阳明交接部位

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交接部位位于手肘尺侧屈肌的上方,即肘横纹中点的尺侧端。该部位称为手太阴与手阳明交汇穴,别名大陵穴。

大陵穴主要作用于肺经和胃经,具有清肺热、利咽喉、止咳平喘、清热解毒、消积导滞、通经活络等功效。经常按揉或艾灸大陵穴,可以缓解肺部热症引起的咳嗽、咳喘、咽喉肿痛等症状,同时还能帮助消化不良、便秘等胃肠道问题。

大陵穴与心包经上的内关穴、神门穴相通,故而对于缓解心悸、心烦、失眠等与心神不宁有关的症状也有较好的效果。

一般情况下,按摩大陵穴遵循轻揉慢按的原则,时长可为5-10分钟。若用艾灸,建议每次施灸10-15分钟。不过,需要注意的是,孕妇、患有严重心脏疾病或肺部疾病者不宜自行艾灸大陵穴。

手太阴与手阳明交汇穴,即大陵穴,是一个重要的经穴,经常按揉或艾灸此穴,对于缓解肺部热症、消化不良、心神不宁等多种症状都有不错的疗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