长白山名称的起源,简介和历史(长白山名称的起源,简介和历史背景)
- 作者: 郭珺珩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05-14
1、长白山名称的起源,简介和历史
长白山名称的起源
“长白山”之名由来已久,古时称为“不咸山”。传说在很久以前,这里是一片荒凉之地,没有任何生命迹象。有一天,一队仙人路过此地,发现此处风景优美,便在此居住下来。他们用法术将山上的石头变成白色,因此这座山便被称为“不咸山”。
后来,由于山顶常年积雪不化,呈现出银装素裹的景象,人们便改称其为“长白山”。“长白”二字既形容山顶的积雪皑皑,也寓意此山绵延不绝,气象万千。
长白山简介
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,与朝鲜相接,主峰海拔2691米,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高峰。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,其火山口被白雪覆盖,形成著名的天池。周围分布着16座山峰,宛如一朵盛开的莲花,故又有“莲花山”之称。
长白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闻名遐迩。山中古木参天,花草遍地,野生动物种类繁多。长白山天池更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口湖,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生物多样性吸引了众多游客。
长白山历史
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崇拜和信仰的对象。在明清时期,长白山被视为“龙兴之地”,成为帝王祭祀和游览的圣地。清朝康熙皇帝曾六次巡幸长白山,并留下“东巡盛典”和“盛京赋”等珍贵文献。
近代以来,长白山成为中朝边境的重要地标。1909年,中俄两国签订《珲春东界约款》,划定长白山为中朝界山。1962年,中朝两国签订《中朝边界条约》,再次确认长白山为中朝两国的界山。
如今,长白山已成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世界生物圈保护区,其丰富的自然资源和独特的文化价值受到保护和传承。长白山不仅是吉林省的骄傲,也是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地标和生态宝库。
2、长白山名称的起源,简介和历史背景
长白山命名由来
"长白山"之名,源自满语"长白乌拉",意为"雄伟而神圣的白色山脉"。因其主峰积雪终年不化,银装素裹,故称"长白"。
简介
长白山位于中国与朝鲜的边境,是中国东北最高峰,也是中国十大名山之一。主峰白头山海拔2744米,因其火山口湖被誉为"天池"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。长白山地区面积广阔,生态环境优美,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,包括珍稀动植物和矿产资源。
历史背景
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满族、朝鲜族等民族的圣山。据史料记载,早在公元10世纪,契丹人就曾登顶长白山举行祭天仪式。明朝时期,长白山成为明军与建州女真(后来的清朝)征战之地,见证了努尔哈赤崛起和清朝建立的历史。清朝入关后,长白山成为皇家禁地,并设有专职官员管理。解放后,长白山地区成为重要的旅游胜地,保护和开发工作不断加强。
如今,长白山不仅是一座秀丽的名山,更是一座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内涵的文化宝库,在东北地区具有重要的经济、文化和生态价值,是人们心目中的神圣之地。
3、长白山名称的起源,简介和历史故事
长白山:名称由来、简介与历史
长白山,位于中国与朝鲜的交界处,因其峰顶终年积雪,白茫茫一片而得名。其主要山峰称作白头山,于公元前49年由东汉使者燕然所发现,其后逐渐被收录入中国史册。
“长白”之名,最早见于清朝康熙年间的《皇舆全览图》,意为“长者白山”,与东北地区其他山脉相比,长白山更加高大雄伟,故名“长”。同时,满语中也将长白山称为“库尔逊-乌拉”(意为“诸山之首”),体现了其在东北地区的重要地位。
历史上,长白山一直被视为神圣之地,相传为满族人的发祥地。清代皇帝曾多次巡视长白山,并留下大量诗文碑刻。近代以来,长白山成为中朝两国人民的共同精神纽带,其自然美景和历史文化底蕴吸引了众多游人前来观光。
长白山主峰天池,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火山口湖,以其壮丽奇观闻名于世。长白山还是东北虎、东北豹等珍稀动物的栖息地,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。
如今,长白山已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,是中朝两国重要的生态保护区。通过中朝两国的共同努力,长白山区域的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,其作为两国友谊的象征和自然瑰宝的地位将世代传承。
4、长白山名称的起源,简介和历史文化
长白山,又名白头山,位于中国东北部与朝鲜接壤地区,是中国东北最高峰。
名称起源
“长白”一名源于满语“嘎拉哈”,意为“河流发源地”。因山顶积雪终年不化,形成清晰的界限,故又名“白头山”。
地理简介
长白山是一座休眠火山,海拔2744米,南北长40公里,东西宽50公里。山顶有巨大的天池,是火山爆发形成的火山口湖。长白山是松花江、图们江和鸭绿江的发源地,孕育了丰富的动植物资源。
历史文化
长白山自古以来就是神圣之地。相传,清朝开国皇帝努尔哈赤曾在此祭天,祈求国运昌隆。长白山地区还有众多满族和朝鲜族的民俗文化,如萨满祭祀、跳大神等。
在抗日战争时期,长白山是东北抗联的根据地。抗联战士在此浴血奋战,抵御日寇侵略。长白山也成为了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场所。
如今,长白山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也是著名的旅游胜地。每年吸引众多游客前来观光,感受其壮美风光和历史文化底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