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(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,这是谁的诗)
- 作者: 郭星奈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05-24
1、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
在人际交往中,"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"这句话可谓一语中的,揭示了人心的叵测与交往中的戒备与智慧。
表面上看,人与人面对面相处时,言谈举止皆可观察,但人心往往深不可测,仅凭言语和表情难以判断其真实意图。就像用兵之道,敌方隐藏于暗处,我方难以知晓其虚实,只能谨慎应对。
在人际交往中,同样如此。看似亲密的朋友,也可能怀有暗藏私心或隐秘的利益考量。因此,保持戒备之心,不轻易交心,是保护自己的必备之策。
戒备之心并非意味着疑神疑鬼,而是需要智慧地判断、留意细节。通过观察对方的言语是否前后一致,行为是否符合逻辑,在不同情境中的反应是否合理,来推断其真实的意图。
"兵来将挡,水来土掩",在人际交往中,也需要灵活应对。面对虚情假意之人,可以保持礼貌距离,不陷入深交。对于真心相待者,则应投桃报李,建立真挚的情谊。
因此,在人际交往中,"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"的智慧在于:保持戒备之心,不轻易相信;智慧地判断,洞察人心;灵活应对,以变应变。只有如此,才能在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,不受他人所伤,守护自己的内心。
2、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,这是谁的诗
“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”,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《别李之芳》一诗。
这句诗描绘了一幅微妙而复杂的离别场景。虽是面对面告别,却宛如敌对双方在战场上博弈。表面上,双方友善相待,但内心却暗自较劲,揣摩对方的心思,试图在无形中占据优势。
“兵”字的运用,不仅表现了离别的复杂性和不可捉摸,也暗示了人与人之间的疏离和戒备。即使在最亲密的人面前,也无法完全敞开心扉,总有一层若有似无的隔阂。
全诗如下:
赠君白羽扇,凄凄发阳春。
纨扇素光漏,玉指腥红新。
昔我与君游,故园梅雪春。
劝我杯中酒,不觉醉容君。
我醉君莫醉,君醒我已醒。
觥筹交错坐,相对竟无言。
无语亦无笑,我心故纷纭。
昔别君未婚,儿女忽成行。
对面不相见,用心如用兵。
童仆不知事,走扫昨夜雪。
人生何处可停舟?南山北山愁。
重见君日,恩谊未曾忘。
君忆青葱时,芳林叶正长。
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,刻画了离别时的复杂情绪。表面上的平静之下,隐藏着难以言说的心酸和无奈。面对无常的世事,人与人之间也只能聚散两依依,徒留一声叹息。
3、对面不相见用心如用兵是什么意思
对面不相见 用心如用兵
俗话说,“对面不相见,用心如用兵。”这句谚语比喻为人处世要谨慎缜密,谋而后动。
正如治军打仗讲究谋略和策略,人际交往也需要深思熟虑。若不了解对方的脾气秉性,贸然行事,很容易陷入尴尬或矛盾之中。因此,在交往前,应先通过观察、打听等方式,做好充分的了解,做到知己知彼。
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,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。要做到对面不相见,并非视而不见,而是保持适当的距离,不轻易交心。因为言语行动难免会泄露心思,过分亲近容易惹来猜疑和嫉妒。
用心如用兵,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中,也适用于生活的方方面面。在工作学习中,缜密的思维、周密的计划都能事半功倍。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,冷静分析、谋而后动,往往能找到解决之道。
用心如用兵并非心机算尽、机关算尽。而是规避风险、谋求利益最大化的智慧。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,为自己争取最大化的收获。
“对面不相见,用心如用兵”是一句蕴含着处世哲学的谚语。它告诫人们为人处世要谨慎缜密、谋而后动,做到知己知彼,保持适当的距离,用心如用兵,方能在瞬息万变的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。
4、对面不相见,用心同用兵翻译
“对面不相见,用心同用兵”一语出自《宋史·李光弼传》,比喻隔绝在异地而心心相印,共同谋划此事。
此语源于李光弼在平定安史之乱时,与郭子仪隔河对峙,无法直接交战。李光弼夜间派遣使者渡河,向郭子仪传达作战计划。郭子仪虽与李光弼素未谋面,但通过使者的传达,瞬间理解了对方意图,并默契配合,成功歼灭了敌军。
在团队合作中,这种“用心同用兵”的默契至关重要。虽然成员可能分处不同岗位,但如果能够心领神会,齐心协力,便能发挥出更大的力量。
正如乐团的演奏,每个乐手负责不同的声部,但他们通过密切沟通和默契配合,才能演奏出和谐动听的乐曲。在企业管理中,各部门之间如果能够保持良好的沟通和协调,也能提高工作效率,实现共同目标。
“对面不相见,用心同用兵”的智慧,不仅适用于战场,也适用于各行各业和生活中的方方面面。当人们能够超越物理距离,在思想层面建立联系,便能产生非凡的力量,创造出令人惊叹的成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