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十八字史论(二十八字史论指的是唐代诗人谁的七言绝句)
- 作者: 陈瑾舟
- 来源: 投稿
- 2024-12-21
1、二十八字史论
二十八字史论,乃史家陈寿于《三国志》序中所提,语曰:“资治通鉴,成一家之言。”此言精辟,阐述了撰史之要义。
史家撰史,兼具崇古与资今之责。崇古者,明史实、正史阙,秉笔直书,求真求实;资今者,纳古训、证兴衰,鉴往知来,垂诫后世。二十八字史论,正是此二者之完美诠释。
“资治通鉴”一语,道出了修史的根本目的。史书既为“鉴”,则其作用便在于为治国者提供借鉴。通过考察历史兴衰、兴替规律,历史经验教训,治国者方能明得失、识利害,从而制定合理方略,以治国安民。
“成一家之言”则强调了史家的主观能动性。史家撰史,并非单纯记载史实,而是要运用自己的识见和学识,对历史事件进行分析和,提出自己的见解和主张,形成独到的史学思想。如此,史书方能成为治国理政的珍贵指南。
二十八字史论,不仅是史学理论的纲领,更是一种治史态度和方法。史家秉承此论,才能撰写出具有崇古资今、学术性与可读性相结合的优秀史书,为后世治国理政提供宝贵的镜鉴。
2、二十八字史论指的是唐代诗人谁的七言绝句
二十八字史论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七言绝句《咏怀古迹》,全文如下:
秦时明月汉时关,万里长征人未还。
但使龙城飞将在,不教胡马度阴山。
这首诗被后世称为“二十八字史论”,因为它以短短二十八个字概括了秦汉以来中国历史的几个重要事件:
秦时明月汉时关:秦朝建立,修筑长城;汉朝继承秦制,继续修缮长城。
万里长征人未还:汉武帝时期,卫青、霍去病等名将率军长途征战匈奴,许多将士远征而亡,客死他乡。
但使龙城飞将在:龙城指西汉大将李广驻守的边塞,飞将指李广的别号。诗人意指只要有像李广这样的将领,就能抵御外敌入侵。
不教胡马度阴山:阴山是中国北方重要山脉,曾是匈奴的领地。诗人希望中国有能力保卫边疆,不让外族侵犯。
这首诗既是对历史的缅怀,也是对现实的感叹。它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兴衰的忧虑,以及对于英雄名将的追念。后世学者将它称为“二十八字史论”,因为它用诗的形式生动地概括了中国古代军事史的主要脉络,具有重要的史学价值。
3、二十八字史论名词解释古代文学
二十八字史论名词解释(古代文学)
一、言必称希腊
指清末民初时期中国文坛上盲目推崇西方文学的现象。
二、忽而自悟
清末民初作家转变思想,开始注重民族文化和本土文学。
三、四面楚歌
指作家在政治压迫或社会舆论的重压下创作的悲壮作品。
四、风声雨声读书声
叶圣陶作品中的意象,象征追求理想、净化心灵的读书氛围。
五、纵横捭阖
郭沫若作品中常见的历史叙写手法,以大开大合、跌宕起伏的笔墨描写历史事件。
六、革命文学
五四时期以鲁迅为代表的文学思潮,以反映社会革命和阶级斗争为主要内容。
七、左翼文学
大革命时期在鲁迅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革命文学思潮,强调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领导作用。
八、象征主义
现代派文学思潮,注重作品的隐喻和暗示,通过具体形象表达抽象的思想。
九、意识流
现代派文学技巧,以清晰的主线和跳跃的时空描写人物的内心活动。
十、荒诞派
现代派戏剧思潮,通过荒诞的情节和人物反映对战争、灾难和社会异化的抗议。
4、二十八字史论指的是唐代诗人
二十八字史论是南宋史学家郑樵提出的著名史学理论,并非唐代诗人的创作理念。
郑樵在《通志·略·序》中提出:“垂世之书,三万六千五百,而《志》亡四之三。”“六经一史,七百三十卷,而《志》亡五百。”他感叹史书缺失严重,遂提出编撰《通志》的计划。
郑樵认为,一部理想的史书应具备以下二十八个特点:
上起经籍,下终国史。
备君臣之正,辨民物之宜。
经史正闰,群书杂例。
教学相成,事类相从。
当时之政,久远之规。
体国经野,备物致用。
古今异宜,沿革损益。
藏往知来,臣主所宜知。
这二十八字史论反映了郑樵治史的严谨态度和全面系统的史学思想。它对后世史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,成为衡量史书质量的重要标准。